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银行
主题 : 值得深思的长虹权证
dyok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显示用户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7   

值得深思的长虹权证


发行人的控股集团手上只有5.5亿的正股,占总股本的30%不到,而发行的权证是5.7亿,其中80%向原股东分配,长虹集团手上应有5.7*0.8*0.29=1.32亿,约占总权证数量的14.5%。其他市场上的股东有4.38亿股,到时候除非在市场上收集到足够多的股份,否则一旦行权,长虹集团会完全失去最大股东地位。

因此,长虹集团如想保住控股大股东地位,只有两种方式:

1、收集足够多的权证或股票。前者减少外面可行权的权证数量,后者确保行权时有足够的正股给行权人。从公告中看出,长虹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渴望,还寄希望于将行权的资金用于还贷和补充流动资金,但问题首先是长虹本身没有足够的正股来行权,它必须从二级市场中取得正股。这里面长虹的套利空间就是,长虹集团以低于行权价的价格收集足够多的正股,再以行权价卖给权证人,以获得差价。如果收集的价格高于行权价,则长虹集团就做了亏本买卖。因此,要完成此任务,必须要以足够低的价格和时间来吸纳正股或权证。在没有收集完筹码时,正股或权证的走高,都对其不利。

2、确保无法行权。方法只有打压股价。两年时间维持正股在行权价以下,则从理论上,执有权证的人不会去行权。但有两种情况导致这种策略面临风险:其一打压股价必然需要正股筹码,吸收筹码必然导致股价上升,并且目前股价离净资产不到10%,打压下去的压力相当大,如果不能远离行权价,随时可能到行权价之上,导致权证价值变成正值;其二即使权证为正的价外权证,对于有意向的机构,仍可以通过利用更少的资金来获得对长虹的控股地位。

因此,对长虹集团来说,以其目前所拥有资金量要想确保不行权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与江权不同,江权行权并不使其失去大股东的地位。长权的行权,必然面临着控股权之争的风险。

这中间就有许多机构与庄家在已经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上演正股及权证的博弈和平衡----会很有看头的。

长虹通过可转债已经收到了30亿,权证是送给机构和股东的,成本是0。机构以高价卖掉27,可获得第一次收益,以后是否再收集或操作权证获利那是另一回事;但长虹自己本身有1.32亿权证,如果放了出去,必定还是要以收回为目的的,只不过是想以更低的价收回,并且不仅仅是原来手上的数量。

对这样的主力,大家说怎么办?拿定了坚决不放手,要收回去不给个高价不卖!!

这是长权,不是南沽-----长虹集团错就错在将长虹权证的行权价仅仅定在5.23元!!!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认证码: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